武学文化 Service

传统武术如何才能良性发展

日期: 2017-08-04
浏览次数: 116

 

中华传统武术如何才能良性发展

 中华传统武术如何才能良性发展

    在表明观点之前,我想首先是端正对“武术”的表述。现在大家习惯把武术表述为“中国武术”或“中国传统武术”,其实这是不太准确的,真正对传统武术的端正表述,应该是“中华武术”或“中华传统武术”,因为“中华”和“中国”在对文化的表述上,还是有所区别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辞海》和《现代汉语辞典》中找到答案。

    《辞海》的表述是:我国古时多就黄河流域建国、建都,因此称其曰中华。中者,居四方之中也;华者,具有文化之民族,服装华美者也。其后,疆域日广,凡其所属,皆称中华,亦称中国。后来,中华逐渐成为我国的称号。

    《现代汉语词典》的表述是:古代称黄河流域一带为中华,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后来,中华民族经过不断扩大,“中华”也就借指“中国”了。在悠悠的历史中,“中华”历经不断发展,屹立于世界之林,成为今天举足轻重的国家之一,传承着具有悠久历史而又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与中华文化。

    可见,“中华”是我们民族的元称,而“中国”开始只是“中华”的附称,只是后来成了习惯性名称而已。但是从文化的角度,应该端正地以“中华”相称,如中华民族、中华传统、中华文化等,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其端正的说法应该是“中华传统武术”。

    中华传统武术的历史,从其源头说起,应该基本上与人类诞生同步。因为人类从诞生在地球上的那一刻起,就面临着与天地自然、凶禽野兽搏斗以求生存的危机,而正是在这种危机之下,产生了各种以保护自己、制止侵害为目的的“动作”,这些“动作”由刚开始时的本能反应到逐步形成规范性“技能”,直至形成了有技术要求的“术”,“武术”的雏形在远古时代的中华民族人群中就已经形成了。到了黄帝、炎帝、蚩尤时代,“武术”已经形成系统化,并被广泛地运用于战争中两军对垒的战场,并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不过一直到春秋时代,由于侠士剑客的兴起,“武术”才开始有了分门别派。所以中华传统武术的门、派、种类之分,始自春秋时代。

    武术在中华历史发展历程中,一直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冷兵器时代,武术往往在战争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虽然人类社会进入热兵器时代,武术的作用开始减弱,但是,无论枪炮器械发展到什么程度,武术依然有着它不可被替代的作用。

    可以说,今天这个时代,中华传统武术发展遇到的最好时代,同时又是最尴尬的时代。说是最好的时代,是因为从政府层面已经意识到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应该受到重视,应该大力推广,推动武术发展,所以有关部门才会出台《中国传统武术发展五年规划(2016-2020)》,才会有传统武术进校园的呼声。但是,政策虽然有了,呼声也已经震耳欲聋,在真正实施上,却又因为武术的特殊性,加上一些官员对武术的无知和偏见,导致武术尤其是民间武术发展受到非常严重的压制,传统武术发展仍然面临许多约束,很难真正展开拳脚。关于这一点,我在《在尴尬中痛失的中华传统武术文化》一文中已经说过,不再重复。

中华传统武术如何才能良性发展

    那么,中华传统武术如何才能良性发展呢?

    首先,是中华传统武术各门派、拳种应该放弃门户之见。我们都知道,中华传统武术一直以来门户之见十分严重,一种“民族特色”导致的各门派、拳种之间互相“不服”,甚至互相诋毁,一些武林人士总想用贬低其他门派而抬高自己的门派,习惯性地把自己的功夫看作“天下第一”,这种思想导致武术门派、拳种之间的明争暗斗。而这种明争暗斗,是以恶性互损为基础的,所以极为不利于传统武术的发展。如果说在冷兵器时代这么做是为了彰显自己而求生存,那么在今天,人类社会已经高度发达的时代,这种做法已经完全不适应社会需求,因而只有放弃门户之见,互相融合,取长补短,才有利于武术的良性发展。

    其次,是各门派、拳种应该互相提升包容性。由于传统习惯的原因,导致有些传统武术门派、拳种之间还存在互相排斥的现象,还保留着许多“密不外传”的门派规距,因而大大约束了传统武术的发展。所以只有每个传统武术门派、拳种都能放开胸怀,敞开大门,互相包容,互通优长,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本门派、拳种的发展,也更有利于中华传统武术的整体良性发展。

    第三,是传统武术人的自尊。这个时代是一个唯利是图的时代,一些唯利是图之徒因为看到武术的有利可图,因而常常假借武术之名,为自己博取名利,而部分武术人因为不明真相,被其所发放的毫无意义的各种“奖项”所吸引,参加他们所举办的各类“武术比赛”,被他们所利用。这种现象目前是普遍存在的,举办活动者往往以提供免费吃住、为武术人士作宣传、推介为诱惑,利用少部分武术人存在的“占便宜”心理,却在不知不觉是失去了武林人士应有的自尊,被不屑之徒所利用,使传统武术以及武林人士成为他们谋利的工具。所以武林人士应学会判断,不要被各种假象所迷惑,以免使“中华传统武术”蒙羞。

    第四,是武林人士要团结一致。虽然由于诸多历史原因导致武林门派、拳种之间存在种种异见,不过这些异见已经不适合时代的特征。我们都知道,真正的武林人士大多是正直、纯正、执着的“侠士”,但是因为存在这些异见,往往就会被一些心怀鬼胎的奸诈之徒利用,从而无端地生出许多门派、拳种间的矛盾。所以今天的武林人士,应该团结一致,放下互相之间的成见,减少被一些不屑之徒钻空子的机会,使武林成为一个互敬互重、互助互融的大家族,才会真正有利于传统武术的良性发展,也会让那些心有邪念的人不敢再“挑战武林”,维护中华传统武术的声誉与尊严,这是所有中华传统武术人士共同的责任。

    第五,有传承与创新并举的胸怀。传统武术经历过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每一个时代都会有一些新的武术门派、拳种诞生,所以传承优秀的传统是传统武术发展的坚实基础,而在这一基础上不断创新,也是传统武术良性发展的动力。因而武林人士要有传承与创新并举的胸怀,而不能因有传承而否定创新,让武术也能够百花齐放。

中华传统武术如何才能良性发展

    第六,多形态并存,相互肯定而不是相互否定。一直以来,人们对“武术”的误解总以为武术就是“打打杀杀”,谁“能打”谁才是“真功夫”。而事实上,武术不仅仅是一种“打术”,真正的武术包含健身、养生、康复、防护、格斗、搏杀、避战、演艺等多种技能,“打术”仅是其中的格斗与搏杀的体现,如果仅仅强调“打术”而忽略甚至否定其他技能,则是对武术的一种严重的偏见。当然,不容否认的是,武术的“打术”在相当长的冷兵器历史时期,曾经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处于今天这样的时代,“打术”已经逐渐淡化,更多的是体现传统武术的健身、养生、康复、防护功能,因而传统武术的良性发展,应该是多形态并艳情,互相肯定,互相促进,从而构成良性发展氛围,才会更有利于传统武术的发展。

    第七、共同搭建传统武术发展平台。目前,中华传统武术发展可以说是参差不齐,只有少数几个门派、拳种发展状态非常强劲,相当一部分状况平平,还有一部分状态并不太好。所以为了中华传统武术大家庭的每一位成员都会获得良好的发展,需要传统武术人士团结起来,共同搭建一座为所有武林人士所共有的公平、公正、平等的发展平台,互帮互助,互通有无,用公德心与公益心实现传统武术的平衡发展。

    第八、用传统武术自身的“强大”推动“政策”的真正落实。勿庸讳言,中华传统武术处于一个极好的发展时期,但是由于“武林”这一特殊的文化群体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和了解的,因而即使是那些制定“政策”者心怀良好愿望,但是由于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那些主导“政策”的人往往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恰恰成了阻碍传统武术良性发展的绊脚石,虽然他们嘴里大呼要发展传统武术,但是他们的行为却往往压制传统武术的发展,尤其是民间武术的发展。因而,针对这种矛盾的现状,传统武术人更要团结起来,充分运用各种“合法”的方式方法,不断地强大自己,逐渐通过自身的功夫展示与武术文化传播,击碎所有阻碍传统武术发展的绊脚石,让中华传统武术的良性发展能够畅通无阻。

    综上所述,中华传统武术要获得真正的良性发展,就需要在正名、正性、正气、正义、正形、正心、正念、正德、正道上做好自己,所有武林人士抛弃私心,互相融合,心怀整个武林的理念,共建传统武术共享平台,拒绝虚名,杜绝诱惑,只有这样,中华传统武术才会真正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最后,希望全体武林人士团结起来,抵制一切歪风邪气,树武林正气,显武侠风范,“中华真功夫”系列项目将与所有武林人士一道,共同为弘扬中华传统武术及传统武术文化而努力。

 


“中华真功夫”系列项目总联络人:张芸滔

电话/微信:15810250983

 

 

Copyright ©2015-2025 苏州易元佰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大角
电话:15810250983 
邮编:330520
关注我们